有人装修怒砸50W+,好不容易等到完工,结果不仅难看还不好住,两个字:血亏;有人却用软装撑起了一个家,美貌与实用并存不说,还少花好了几倍的钱。让人不由想问:有这种好事为啥不早点放出来!
硬装、软装,傻傻分不清楚?
屏幕前想要装修,或者初次装修的朋友,你是不是也时常因为这个问题陷入沉思——硬装和软装到底有啥区别? 莫急莫急!接着往下看,你会发现其实这两者还挺好区分的。
前者指的是装修阶段必须完成的项目,比如吊顶、拆砌墙、涂料、房门、水电气、地板、瓷砖……这些装完之后,基本上不会再轻易改动的都称之为硬装。
后者则是在硬装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,等同于把装修进一步细化了。
什么沙发、茶几、电视柜、抱枕、窗帘、地毯、灯具、绿植、装饰画等等,凡是想换就换、想动就动,不只是好用,还支撑着一个家颜值的部分都是软装。
记住这些,软装不踩雷
虽说现在流行“轻硬装,重软装”的说法,但也别急着盲目跟风。不然,很有可能一脚踩进雷区! 到时候别说靠软装提升颜值了,估计连住进去的兴趣都要减半……
雷
区
一
空有好看的皮囊
简单来说,就是过于注重外表! 为了迎合某种风格,或是过度追求颜值至上。 于是选了一堆华而不实的装饰物,结果都是不怎么实用的“鸡肋”。
就如同华丽辞藻的堆砌是无法成就一篇好文章的,居家空间的软装同样需要适度,否则多了只会泛滥成灾。
雷
区
二
家具买得早,软装没烦恼
大错特错!在还没确定整体风格、色调的情况下,就跟着感觉去挑选,等到装完才发现这些家具显得格格不入,根本无法融入整体。
甚至连尺寸、数量都不匹配,买大了、买多了会让空间有种被塞满的压迫感;买小了、买少了又觉得家里空荡荡,没有安全感。
此外,家具的样式仍然建议秉承“简单就好”的原则。比如一张原木风格的大桌子,或者是白色的柜子,北欧、极简、现代、日式、新中式……甭管是哪种风格,适配度都极高。既好看又百搭,谁看了不心动!
雷
区
三
装饰画越大越有排面
都2023年了,不会还有人认为装饰画越大越有面子吧…… 殊不知,这波操作不仅没能为你家锦上添花,反而会让整体平衡失调,反正就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! 至于该挂多大的装饰画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选个参照物。
比如,客厅的沙发,卧室的床……此时的装饰画宽度应该是参照物的0.6倍。 也就是说,假如你家床宽度是1.2米,那么装饰画的宽度就应该保持在0.72米左右。
至于悬挂方式和数量嘛,可以是一幅居中;也可以是两幅、三幅并排;如果更多,则可以组合成更多形式。 但要注意画框材质、风格最好统一,并且要在视觉中心水平线上保持对齐。
如果没有参照物,比如玄关、走廊墙面这些地方,可以直接把墙面宽度作为一个标准,装饰画的宽度约为墙面宽度的0.8倍。
切记!挂的位置千万不要太低,免得让空间显得拥挤、压抑,到时候不仅没营造出高级感,反而有种扑面而来的土味。 当然,装饰画也可以不用“挂”的,而是直接摆在玄关柜、床头柜、隔板等地方。
雷
区
四
家里就得亮,灯具就得多
吊灯、落地灯、钓鱼灯、台灯、壁灯……如今灯具的选择越来越多,以至于不少人产生了错误的想法:只要灯够多,家里够亮,就能让氛围感拉满。
Too Young!要知道,灯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,也不是越亮越好!而是要取决于光源的层次、强弱,以及与空间的功能是否匹配。合理的灯光布局应该包含以下三种层次的照明:
基础照明:如常见的吊灯、吸顶灯,可以为家里提供均匀的基础光源;
重点照明:为了满足局部照明,将灯光聚集在某个地方,比如台灯、射灯、镜前灯等等;
装饰照明:显而易见就是为了更好看,适当地安装一些点状光源或灯带、壁灯、洗墙灯、夕阳灯等等,为的就是一个调节气氛、拉高颜值、提升生活情趣。
微信扫一扫~
微信扫一扫进入“濠居”小程序进行入驻申请哦~